AIoT并非僅僅是AI與IoT的簡單疊加,而是兩者的深度融合。然而,發展至今,AIoT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,如算力不足、方案不適配、AI應用效果不理想等。隨著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的開源,AIoT行業終于打通了深度融合的“任督二脈”,正式拉開了AIoT 2.0時代的序幕。
面對萬億級市場,AIoT從業者在挖掘新商機的同時,也面臨著碎片化場景的定制開發、產品性能的極限發揮、應用成本的極致壓縮、方案迭代的可持續性以及生態協同的信息對稱等新困惑。在此背景下,瑞芯微于7月17-18日舉辦第九屆開發者大會(RKDC!2025),圍繞AIoT 2.0推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。
行業重塑:AIoT 2.0的創新之選?
根據灼識咨詢數據,公域AIoT全球產值規模于2023年正式突破萬億元大關,達到1.65萬億元(中國市場達4080億元),預計未來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,2028年有望提升至2.66萬億元。
近年來,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、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、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、深度求索DeepSeek、字節豆包等通用大模型憑借強大的推理和分析能力,使AIoT系統能夠實現更高層次的智能化。這些大模型不僅解決了傳統IoT系統中設備間協作不暢等痛點,還能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升級優化,成為AIoT產業強力增長的核心驅動力。
特別是2024年12月,DeepSeek上線并開源DeepSeek - V3模型,大幅降低了AIoT引入大模型的成本,使得大模型下沉端側成為可能。行業正式進入爆發前期,2025年也被業界普遍視為“端側AI元年”。
在AIoT 1.0時代,碎片化場景主要依賴系統解決,需要針對特定任務定向開發,且迭代升級難度大,導致開發成本高、AI應用效果差強人意。而在AIoT 2.0時代,碎片化場景由類人腦智能來做決策,在端側模型驅動下實現功能串聯整合、迭代升級,具備極高的學習能力和AI應用效果。
在本次大會上,瑞芯微董事長兼CEO勵民指出,受益于大模型的橫空出世及大量智力資源的介入,AIoT行業正由1.0時代向2.0時代邁進。然而,AIoT生態企業要抓住AIoT 2.0發展機遇,仍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。
端側AI應用往往要求設備滿足兩個極端要求:極致的高性能和極致的低功耗。在此基礎上,端側AI對成本也極具敏感性,方案性價比成為端側AI普惠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端側模型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。根據清華大學劉知遠教授提出的“密度定律”,2023年以來,模型能力密度約每100天翻一倍。這就要求AIoT 2.0時代下的端側AI必須具備友好的迭代升級能力,甚至前瞻預留擴容空間。
那么,AIoT 2.0時代下,生態鏈企業應如何抓住發展新機遇?勵民在《AIoT 2.0——模型創新重塑產品》演講中建議通過模型創新重做原有產品線。
在筆者看來,在原有產品線基礎上植入AI基因,AIoT企業將大幅縮短方案開發周期,相較重開產品線,研發成本也最低,有利于企業快速搶占市場先機。重要的是,面對日新月異的AIoT 2.0時代,重做產品線的方案也更具靈活性,使得企業能夠從容應對市場新需求,并為全面迎接AIoT 2.0時代積累行業經驗。
新品來襲:端側模型的革新之路
此前,重構面向AIoT 2.0時代的產品主要方式為將傳統芯片方案升級為具備AI基因的芯片平臺,或將低算力平臺升級為高算力平臺。瑞芯微已提供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,如:
RV11系列:算力覆蓋0.5Tops~2Tops,滿足低算力場景需求。
RK18系列、RK33系列:NPU算力提升至3Tops,進一步提升算力覆蓋面。
RK35系列:作為明星產品矩陣,算力覆蓋1Tops~6Tops,充分滿足不同端側場景的不同算力需求。
為更好應對AIoT 2.0的應用需求,瑞芯微于本次大會發布了三大新品解決方案。
●RV1126B:一款高性能4K視覺芯片,是對RV1126的全新升級,在性能與功能上實現全面躍升。首創專用硬件AI ISP + AI Remoasaic技術組合,實現 “日夜雙模自適應”—— 白天呈現超高清畫質,夜晚在超低照度下仍保持清晰成像;AOV3.0 在原來一秒多幀的基礎上增加了音頻事件檢測功能,尤為關鍵的是,該芯片將算力提升至 3TOPS,可流暢運行 2B 以內參數規模的大語言模型與多模態模型,推動終端設備從“看得清”向“看得懂”升級。
●RK2116:新一代音頻處理器,能夠出色地處理復雜音頻信號和進行算法運算,并內置高性能音頻Codec,提高了系統的集成度。RK2116支持Dolby Atmos全景聲以及DTS:X音頻技術,是一款全能型芯片。憑借高算力DSP與豐富接口,RK2116系列芯片可以適用于車載音頻產品,Soundbar音箱以及其他音頻產品領域。
●RK1820:提供高達20Tops算力,同時提供2.5GB和5GB兩種超高帶寬DRAM版本。前者能夠滿足參數量達3B的LLM(大語言模型)/VLM(視覺語言模型)應用,而后者支持7B參數級LLM/VLM需求。
RV1126B、RK2116為迭代升級產品,而RK1820則是專門針對端側AI需求開發的協處理器,被安謀科技(中國)CEO陳鋒評為全球首款協處理器芯片。
與常見的主控SoC芯片不同,RK1820需搭配RK3588等主控芯片構建強大的AI算力平臺,通過其多模態AI任務能力,支持語音識別、視頻分析、長上下文對話等場景應用,適用于安防、機器人、車載、消費電子、辦公、教育、家居、工業等端側場景。
目前的端側算力方案,要么通過SoC芯片自帶算力實現,要么采用“主控芯片 + GPU”的方式構建異構架構計算平臺。在實際應用中,SoC方案需要處理的數據龐雜,能夠真正應用于AI運算的算力有限,限制了AI應用的發揮;GPU方案并非端側專用AI算力平臺,效能發揮受限,且GPU方案通常成本高昂,不適于對成本敏感的端側應用。
RK1820的出現,支持在原有的SoC方案之上外掛20Tops算力,或平替GPU方案,很好地解決了原有AI方案中存在的算力低、針對性弱、成本高、功耗高等痛點,為AIoT 2.0構建端側大算力平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筆者了解到,目前瑞芯微已就RK1820與英偉達Orin X方案進行橫向比對,發現RK1820的實測性能是GPU方案的2倍以上。
泛視覺作為端側AI的典型應用之一,目前已進入大模型應用時代。例如,在安防領域的視頻檢索痛點中,以圖搜圖早已無法滿足需求。引入大模型后,NVR、AI分析服務器等設備均可通過任意關鍵詞進行目標檢索。然而,目前采用的SoC + GPU方案存在對關鍵詞理解不到位、檢索不精準等問題,RK1820有望解決這一痛點。其高算力、低成本、低功耗特性,有望在安防應用領域實現爆發式導入。
汽車智能化也讓大模型的應用邊界大幅拓寬,但常見SoC方案仍面臨性能受限、算力不足的問題,已出現系統響應慢、卡頓甚至宕機等情況。RK1820有望分擔智能座艙AI運算部分負載,讓智能座艙系統運行更流暢、更智能。
大模型的出現,更是讓形形色色的機器人煥發新活力。然而,智慧能力的提升離不開高性價比算力平臺。RK1820有望重構機器人的AI能力,不僅實時支持環境感知、路徑規劃、目標識別等復雜任務,還將大幅提升多模態交互、視覺識別、語音識別等能力。深圳漢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黃陽指出,通過模型創新來重塑產品邏輯,機器人將迎來智能躍遷。
重要的是,基于RK1820打造的異構計算架構,為后續的AI應用升級、模型進化提供了更多可行空間,真正實現“軟件定義端側AI”,將加速端側智能應用的普惠發展。
雙線發力:創新協同的生態之策
站在AIoT 2.0時代的新起點,端側產品的AI重塑之路才剛剛開始,未來將如何走?本次大會上,瑞芯微發布了一條助力生態鏈重構AIoT產業的發展路徑。
勵民強調,AIoT 2.0不僅僅是產品的一次性買賣,更是一個持續優化和升級的過程。這包括不斷壓縮模型服務、推進產品迭代升級,以及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。為此,瑞芯微制定了“主控芯片+協處理器”的并行研發戰略,以應對未來市場的需求。
在主控芯片方面,瑞芯微將在現有產品(如RK3566Pro、RK3572、RK3576、RK3588)的基礎上,繼續推出新一代系列芯片,如RK3668和RK3688。協處理器方面,瑞芯微也將在RK1808和RK1810的基礎上,快速迭代推出RK1820、RK1860和RK1880等產品矩陣,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算力需求。
針對不同定位的神經網絡處理器,瑞芯微高級副總裁李詩勤介紹,公司將構建多樣化的算力方案。例如,W系列算力小于0.5Tops,主要面向音頻類產品應用;T系列算力覆蓋1Tops到3Tops,滿足視覺類產品的應用需求;F系列構建3Tops到16Tops的算力平臺;而P系列將打造16Tops到128Tops的大算力平臺,為端側AI提供從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全面解決方案。
瑞芯微高級副總裁林崢源進一步補充介紹,公司還將持續迭代和補齊產品線,包括接口芯片、電源芯片、Wi-Fi芯片等,致力于成為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。
目前,瑞芯微的芯片平臺已在汽車電子、機器人、顯示終端、醫療電子、零售、會議辦公、智能家居、消費電子、工業控制、智慧教育、網絡數通、機器視覺和運營商等多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。通過技術協同和方案組合,瑞芯微不僅能夠打造差異化、高性價比的產品,還能在AI技術的加持下實現快速迭代升級。
需指出的是,AIoT 2.0時代不是單一企業的“獨角戲”,而是芯片廠商(提供算力底座)、算法公司(輸出智能模型)和終端廠商(深耕場景需求)協同合作的結果。
本次大會吸引了超過4000名參會者和1700家企業,創下了瑞芯微歷屆開發者大會的新紀錄,其中,阿里云帶來了通義大模型在智能終端的創新實踐,科大訊飛認為大模型將推動AI開發者規模增長,拓竹科技也分享了AIoT模型對個人制造的重塑展望。同時,大會還獲得了零一萬物、開源鴻蒙社區、騰訊天籟、思必馳、大象聲科、江波龍、??荡鎯Α⒆瞎鈬尽⑷A北工控、百度智能云等58家企業的聯展支持。
瑞芯微正與生態伙伴攜手,將“模型創新重塑產品”從口號變為現實,共同推動萬物智聯進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展望寄語
瑞芯微在第九屆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創新成果,通過重構產品線、優化端側模型、提升算力和降低成本,為AIoT企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重塑路徑,也為AIoT 2.0時代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萬億級市場的機遇面前,瑞芯微與生態伙伴的緊密合作,將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,未來其將如何與合作伙伴再塑端側AI的新未來?讓我們拭目以待。